人生的常态,多半是小部分的甜里掺着焦虑、迷茫和自我怀疑。就像有人问雷军:“为什么别人看上去都挺顺利,而我这么不顺?”雷军说:“因为所有人在谈的时候,都简化了过程。”
在商业世界中,挫折或失败鲜少成为焦点,它们通常作为点缀,只有功成名就后,才会被云淡风轻地提及。
2019年1月12日,万达年会在青岛东方影都举行,以往的年会上,王健林唱歌是年会的最高潮,而今年王总只是发表了一番演讲,展望了一下2019,就下台了。有业内员工说王总不太开心,今年不唱歌了。
回顾去年万达集团在哈尔滨举行的30周年年会,那次王健林既没有唱《一无所有》,也没有唱黄梅戏,而是当场落泪了。台上,王健林解释了自己热泪盈眶的原因:万达这30年,实在不容易。
而就在前几天,马云在乡村教师奖《重回课堂》上,也大吐苦水,一句话总结自己的工作:“我真的不容易。”
马云和王健林,在这一点上达成了一致:从来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每一份工作都不容易,创业的艰难更是远比想象的多
-1-
王健林:3年被告222次
网上一直流传着各位大佬创业初期的艰难例子,刘强东一夜白头,柳传志40岁摆地摊,马化腾假装美女陪人聊天,宗庆后42岁蹬三轮车走街串巷叫卖冰棒……创业初期的王健林也一样。
初期创业,接下了一个政府转手项目。为了启动这个项目,王健林急需2000万元的贷款,但当时,没有一家银行愿意提供这笔贷款。
王健林为了贷款,简直化身现在的“要债公司”,在走廊里堵银行行长,有时候一站就是一整天,却也堵不到人。
王健林每每回忆起这种“堵人”的感觉,都觉得太卑贱了。
后来万达转型做商业地产,起步也同样坎坷。卖掉底层商铺后,业主因为经营不好,一怒之下就把王健林告上法庭。三年时间里,王健林当了222次被告,虽然只输了两场官司,还是让整个公司疲于应付官司,而疏于公司的经营管理。
直到万达成为行业标杆之后,王健林的工作也没轻松多少。
11月30日,王健林的行程单意外流传到了网上,从这张行程单里可以看出来,65岁的王健林4点就起床,一天都在飞来飞去,时间被安排的满满当当。这样的工作,换成谁都不会觉得轻松!
经常听到员工抱怨自己加班多、工作累、领导要求严、动不动就挨骂,紧接着就是离职跳槽,不管在公司有没有学到东西、增加经验。
然而员工不喜欢公司可以跳槽,老板却不可以。
-2-
茅侃侃:散尽家财给员工发工资
嗯,我爱你不后悔,也尊重故事的结尾。”
2018年1月26日,知名80后创业者茅侃侃去世,年仅35岁。
在生命的最后几天,他在朋友圈留下了这样一句话。
茅侃侃是80后互联网创业的代表人物,与李想、高燃、戴志康被共同喻为80后创业明星中的“京城IT四少”,经历相当丰富。20岁出头,他就成立Majoy公司,身价上千万,名扬互联网江湖。
连续几次创业后,2013年,茅侃侃踏入电竞圈;2015年,茅侃侃与上市公司万家文化成立合资公司万家电竞,并出任CEO。
受赵薇投资万家文化的影响,万家电竞融资受阻。茅侃侃将自己的房子、车子及其个人能够使用的现金几乎100%的投入,已经到了难以继续维持眼前工作和生活。
快弹尽援绝的时候,茅侃侃兜里只剩下十几万元,用来缴借款的利息。万家电竞账上只有1000多元,交电费都不够。当然,伴随而来的,还有60位万家电竞的员工在北京市朝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有接触过茅侃侃的人表示,茅被逼至绝路,散尽身家给员工发工资。
工作不满意,员工可以换一家,而老板除了付出全部身家,甚至还有生命。如今,34岁的茅侃侃去世,原因未明,但可能与创业失败有着紧密的联系。
欲带皇冠,必承其重。一位老板面临的压力,可能是普通员工的成百上千倍。
-3-
冒朝华:旗未插满身先死
重庆的一名游戏公司创业者冒朝华曾对妻子承诺,给他两年时间,他要再拼一把,改变命运。
可两年时间刚过,他却突然倒在了自家卫生间里,5天后,医生宣布其因脑溢血死亡,年仅37岁。
他走的那天,小儿子正好满1岁零7个月。
来参加追悼会的朋友们都觉得,是工作把他压垮了。
2015年年底,资深程序员冒朝华创立了掌驰科技,专做棋牌类游戏研发。当时,重庆的游戏研发产业还没有形成气候。
公司刚成立时,他花一千多块买了一张超大型的中国地图,挂在会议室的墙上。业务要扩展到哪些地方,就在上面画一个圈。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五十个圈。
冒朝华经常一个人在会议室,望着那张中国地图,思考着什么。
直到他去世,那张地图上已经圈出了15个地区。
实现雄心的路途注定艰辛。从公司创立初期,冒朝华就开始透支自己的健康,晚上十二点还待在公司是常态。一周一休,也要在休息日把活儿干完。
就在出事当天晚上,冒朝华还在外奔波,他约了好友吃饭,说了点儿心里话:
“虽然公司的项目在盈利,但还不足以支撑运营。年关将近,我想着为员工挣点福利,到处融资。”
吃完饭后,冒朝华于晚上10点多到家,这是他创业以来回得较早的一次。而当天深夜,他就毫无征兆地倒在自家的卫生间里。
80年出生的冒朝华是独子,父亲冒长万63岁,在工地帮人守夜赚钱,母亲郑开碧62岁,在做绿化工作。两位老人想着儿子创业不易,不想给儿子造成负担,也为儿子补贴一些费用。
现在公司已经转亏为盈了,但冒朝华却倒下了。
作为游戏界的元老级人物,冒朝华逝世的消息传出之后,在圈内引起不小的轰动,一位同行说:
“愿天堂没有竞争之劳神,不需要加班之劳心。”
-4-
宗庆后:创业30年,每天工作16小时
眼袋、皱纹、老年斑种种迹象表明,宗庆后老了。年轻时雷厉风行,老了之后看起来和蔼可亲。出生于1945年的宗庆后,创业30年来,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一年中200多天都奔波在市场一线。
工作几乎是宗庆后的全部,他上班不是朝九晚五,而是朝七晚十一,从年初一上到年三十,几十年如一日,而且他没有什么享受,简直就是为了工作而生。
部下们说,他虽然在杭州生活,但是已经好几年没到西湖边去坐坐,看风景对他来说是一种奢侈。从少年到白头,宗庆后已经年过七旬,2017年娃哈哈成立30周年,而这位72岁食业老人依旧奔波在市场一线。
对此,宗庆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苦惯了。我小时候都是有一顿没一顿的。后来做生意也吃过不少苦,钱都是自己一点一滴辛苦挣出来的,但真的不太会享受。”
-5-
陶碧华:创业的路没有平平淡淡
陶华碧,贵州人,一个没上过学、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好的农村妇女。却凭借一罐老干妈成为国民公认的女神,并将中国品牌推向了全世界。
她丈夫早逝,剩下孤儿寡母,一个没什么文化的女人带着孩子谋生!她从摆地摊做起,慢慢积累,每天要扛着100多斤的担子去卖米豆腐,并且为此落下了严重后遗症,直至今日,仍膏药不断。
她曾被班车售票员推下车,为此她要走几十里。但是,这个不屈的女人,愣是靠着惊人毅力扛下来。
陶华碧说:“从年轻走到老,我觉得人生的路没有平平淡淡的。没有经过风吹雨打,不算企业家;经过风吹雨打、日晒雨淋,才算真正的企业家。有些企业家你别看他说的,要看他实际做的才是真功夫、硬工夫,拿都拿不出来是见不得太阳,是在温室里长大的。我们是见得到太阳,经过日晒雨淋、风风雨雨走过来的。”
-6-
刘永好:创业不是一夜暴富
这位60多岁的董事长,岁月似乎在他身上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记,脚步轻快、心态年轻,似乎有一颗永远不老的心。
“我们不是一夜暴富者,深知创业的艰辛与不易。
刘家四兄弟是典型的白手起家的典范。1984年4月的一天,资阳县的一个专业户找到他们,一下子就下了10万只小鸡的订单,这可是笔大买卖!被冲昏了头的刘氏兄弟马上借了一笔数额不少的钱,购买了10万只种蛋。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万只小鸡孵出来交给这个专业户之后不久,他们便听说这个专业户跑了。他们去追款,发现交给这个专业户的2万只小鸡,一半在运输途中闷死了,一半在家里被大火烧死了,对方已经是倾家荡产。
走投无路之下,兄弟们一碰头,商量着究竟是从岷江的桥头跳下去,还是隐姓埋名远遁新疆。那次会议,真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最终,他们决定留下来,不逃、不躲,正视并解决这个问题。
想来想去,既然农民不要,就把种蛋和小鸡卖给城里人。于是,兄弟四人连夜动手编起了竹筐……
刘永好带着鸡仔去农贸市场卖,一竹筐鸡仔加一个瘦弱的人,撑死了也占不了多大地方。但农贸市场上的商贩们一个个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彼此寸土不让。刘永好初来乍到,想在他们的身边安营扎寨,门都没有!磨蹭了一天,他也没有找到安身之处。但是,鸡仔是不能带回去了,晚上向一位好心的大爷借了一个板凳,坐了一宿。
人就是这样,没有逼到份上,谁都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当你坚持到不能再坚持,执著到不能再执著的时候,事情也就成了。第二天,刘永好终于靠自己的诚恳得到了一个地方。这一天,一竹筐的鸡仔总算是卖完了。
其他的兄弟和刘永好一样,连着十几天,每天都是凌晨四点就起床,风雨无阻,蹬3个小时的自行车,赶到20公里以外的农贸市场,再用土喇叭扯起嗓子叫卖。连他们也没有想到,虽然身上掉了十几斤肉,下雨天里摔得跟泥猴一样,但8万只鸡仔竟然全部卖完了!
-7-
任正非:梦醒时常常哭
1987年,43岁的任正非在南油被人坑了200万的贷款,而妻子也在各种家庭矛盾中与他分手。
遭遇双重打击的任正非甚至没有来得及悲伤就要重新开始起步。因为他有一儿一女,还有退休的老父母,以及6个弟弟妹妹需要照顾。
迫于生计,任正非不得不开始了创业,靠着21000元资金创立了华为,最初两年,公司主要是代销香港的一种HAX交换机,靠打价格差获利。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做程控交换机产品的朋友让任正非帮他卖些设备,有过几次经历,任正非萌生自己干的想法。
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华为终于迎来了大发展,2001年,居安思危的任正非在企业内部刊物上发表了《华为的冬天》。这篇文章之后,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裂,2002年,华为的冬天也来了。
任正非说:“2002年,公司差点崩溃了。IT泡沫的破灭,公司内外矛盾的交集,我却无能为力控制这个公司,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梦醒时常常哭。”
那时候的华为有几万的员工,而且,每天还有新的员工在不断涌入。用任正非的话说,“要出来多少文件,才能指导和约束公司的运行,你可以想象混乱到什么样子。你不拿主意就无法运行。”这种混乱高压的状态让任正非第一次理解了那些承受不了而选择自杀的高管。他说,“把你聚焦在太阳下烤,你才知道CEO不好当。每天十多个小时以上的工作,仍然是一头雾水,衣服皱巴巴的,内外矛盾交集。”
如此往复,大约在2003年前,任正非的身体累垮了,患有多项疾病,动过两次癌症手术,而支撑他的,是他的乐观。
创立华为以来,任正非不止一次患上严重的忧郁症,不止一次被累垮,但他乐观的精神支撑他走到现在。
2016年,华为销售创历史新高,超过了BAT的总和,华为手机出货量1.39亿部,位列全国第一,全球第三。
2017年,任正非以73岁的年龄,在74天内拜访了6个省市,继续冲锋在事业的第一线。
-8-
从0到1,你需要这些
的确,作为一名创业者,要将一个公司从0做到1,会经历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和无数次触碰天花板的迷茫。
如果创业失败,所有的人都有退路,唯独创始人一无所有。冯仑曾经对创业残酷性的描述:众叛亲离,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的确,在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每一位创业者都会经历一些艰难而又痛苦的经历。但是有一部分人却是被这个社会的浮躁冲上创业的快车道,只为追赶一个时髦的符号。为了避免失败,作为一个创业者是否反思过,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呢?下面总结一些创业者必备的素养,看看你少了哪一项?
修养一:忍耐力
在创业的路上,付出怎样的代价,付出怎样的努力,忍受了多少别人不能够忍受的憋闷、痛苦、甚至是屈辱、这种心情只有创业过的人最清楚!有多少人愿意付出与他们一样的代价。
对一般人来说,忍耐是一种美德,对创业者来说,忍耐却是必须具备的品格。
修养二:专业领域能力
拥有专业领域的顶尖能力,有两点最大作用:
1、更强大的从0到1阶段驾驭能力。在如今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招人都是难难难!初创阶段很多具体的工作都要靠自己顶上,拥有符合你所创项目核心要求的顶级专业能力,在创业初期就显得尤其重要。做社交,自己就应该是产品领域的顶级专家,做O2O,就应该是行业的顶级专家。
2、自信,甚至是自恋。在专业领域顶尖级能力的经验,很多时候意味着一种自信,相信自己比别人优秀,即使现在遇到挫折,感到hold不住,但相信这都是暂时的,优秀的过往经验意味着你的思辨能力、方法论、勤奋程度会比别人强,这种自信会帮助你度过一次一次创业路上的生死危机。
修养三:谋略
商场如战场,一个有勇无谋的人,早晚会成为别人的盘中餐。
创业是一个斗体力的活动,更是一个斗心力的活动。
创业者的智谋,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创业成败。尤其是在目前产品日益同质化,市场有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创业者不但要能够守正,更要有能力出奇。
修养四:管理能力
除开业务层面的管理能力不谈,创业公司管理核心是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能力。在大公司,一个人的加入和留下可能跟作为leader的你毫无关系,但在创业公司,每一个人的加入和留下都只因为你!创始人的人格魅力非常非常重要!
人与人是平等的,为什么他要把青春赌给你?为什么优秀的人愿意投奔你?人格魅力直接决定了创业者能吸引什么样的人才,留住什么样的人才。
修养五:自我反省能力
作为一个创业者,遭遇挫折,碰上低潮都是常有的事,在这种时候,反省能力和自我反省精神能够很好地帮助你度过难关。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对创业者来说,问题不是一日三省吾身、四省吾身,而是应该时时刻刻警醒、反省自己,惟有如此,才能时刻保持清醒。
修养六:求生能力
对于公司来说,钱就像空气一样重要。公司本质是一个追求利益的集合体,创始人的职责就是要为这个集体创造价值。作为一名创业者的求生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
1、商业化探索能力。经常有人会说,我们暂不考虑盈利,有了用户自然就能赚钱。短期没有盈利和不考虑盈利是两种创业境界!前者是尊重商业规则,后者是无视常识。在产品模式探索到一定阶段后应该启动商业模式探索,商业模式会反向影响产品。
2、融资能力。好的创业项目一般都会在该领域成熟的前1-2年诞生,在这个风口真正出风之前需要资本的输血,在出风之后的搏杀中需要资本的助威,融资已经是创始人的一项重要能力。
修养七:欲望
“欲”,实际就是一种生活目标,一种人生理想。创业者的欲望与普通人欲望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欲望往往超出他们的现实,往往需要打破他们现在的立足点,打破眼前的樊笼,才能够实现。
一年又一年,创业的路上永远不乏同行者,只有做好万全准备的你,才能脚踏实地,步步向前。
联系电话:023- 微信公众号:
邮箱: